在“谋食”与“谋道”之外——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贾宝玉形象
作者:
陈庆
关键词:
谋食; 谋道; 《红楼梦》; 贾宝玉; 唯美之爱; 经济权;
摘要:
《红楼梦》中的贾宝玉,以其唯美之爱面对世俗,既不为家族"谋食",也不为社会"谋道",类似于林语堂所说的"漂泊者"。《红楼梦》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,一方面以巨大的勇气写出了这个"漂泊者"超越庸常的唯美情怀,另一方面也对经济权的重要性给予了清醒的关注:没有经济权,就没有力量抗拒习俗和习见;思想的独立必须有经济的独立作后盾。
上一篇:元代西域人的华化进程与作家群体发展阶段述论
下一篇:唯物史观与民国教育学术——以1930年代生产教育思潮为中心的考察